5月18日,水磨溝區六道灣愛情巷(南湖東路北六巷)在古韻悠揚的琴瑟聲中迎來高光時刻。“簪花寄情·愛在六道灣”主題市集以獨特的中式美學掀起全城浪漫熱潮。由水磨溝區六道灣街道主辦,摩界文創旅游園、第三極民謠酒館等機構協辦的這場文化盛宴,將傳統婚俗、非遺手作與當代潮流深度融合,為市民打造了一場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文化體驗。
活動現場,摩界的第三極樂隊歌唱《愛你》《一生所愛》等經典曲目,弦音流轉間仿佛展開一卷水墨長卷,還帶來了《茶花開了》《洛春賦》等舞蹈表演。烏魯木齊婚慶行業協會帶來的中式婚禮大秀將氛圍推向高潮——鳳冠霞帔、十里紅妝的婚俗展演,配合司儀吟誦的詩詞,讓圍觀市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難得一見的傳統禮儀。
沿街60余個主題攤位構成流動的文化長廊,手作區尤為引人駐足。在“花間集”攤位前,非遺傳承人正指導游客制作絨花發簪,蠶絲經過染色、勾條、打尖等工序,最終化作栩栩如生的牡丹造型。“我們特別選用新疆長絨棉制作花瓣,既傳承古法又融合本地特色。”攤主王箐介紹道。相鄰的“墨韻閣”提供漢字篆刻體驗,游客可將愛人名字刻入玉牌。美食區飄來陣陣玫瑰香氣,“蜜語坊”攤位將新疆玫瑰與巴旦木制成傳統酥點,造型別致的“比翼鳥”糕點成為情侶們爭相選購的伴手禮。
互動體驗區始終排著長隊,市民在“三生三世石”景點前合影后,還可以在高達3米,由999朵天山紅柳花編織而成的“愛情花墻”進行愛心合照。相親角內,單身青年們手持主辦方特制的“桃花箋”交流信息,簪花少女不時為參與者送上象征祝福的格桑花束。
來自新疆醫科大學的大學生情侶王浩和李雪瑩正在“姻緣樹”下系許愿牌,“我們是被朋友圈的中式婚禮秀吸引來的,現場看到鳳冠霞帔的展演特別震撼,這種傳統儀式比西式婚禮更有儀式感。”李雪瑩指著剛做好的纏花發簪說:“攤主說這是唐代流行的款式,我們準備畢業典禮時就戴這個。”在婚慶主題展區流連許久的市民劉亮則說:“原本覺得中式婚禮繁瑣,今天看到專業還原的流程才發現每個環節都有文化深意,打算和未婚妻商量采用這種形式。”
六道灣街道黨工委書記鄧鈺說:“本次活動通過年輕化表達激活傳統文化基因,讓市民在互動體驗中增強文化認同。接下來,我們將持續挖掘區域文化特色,定期舉辦主題市集,打造更多元的文化消費新場景,讓傳統文化以更富創意的形態融入城市生活。”
來源:水磨溝區融媒體中心
記者:張夢軒
編輯:張夢軒
一審:梁丹丹
二審:伏曉嵐
三審:高媛